和誰:和朋友
天數(shù):3 天 時間:12 月 人均:3000 元 和誰:和朋友
讀大學(xué)那年,我第一次來 青島 ,汽車開到 膠州 灣大橋,我往窗外一瞥,正午的烈日之中,藍(lán)天白云之下,大片波光粼粼的藍(lán)色晃了我的眼,一瞬間,就像俗套偶像劇里常用的那個詞,一見鐘情。
后來, 青島 成了我的第二故鄉(xiāng)。在 春日 看滿街百花爭艷,夏日伴海浪蜿蜒,秋日里踩的遍地黃葉咯吱咯吱響。不同季節(jié),用不同的景致,詮釋了流傳已廣的 青島 之美——紅瓦綠樹,碧海藍(lán)天。
可到了冬日,一切 都安 靜下來,街道愈加空曠,夜晚來的更早,而游客們,亦悄悄另覓他方。
洗盡鉛華、拋去溫暖對這座城的偏寵。我裹的厚厚的暖暖的,爬上老城區(qū)的小山頭,等落雪把教堂高高的尖頂染白。立在 青島 的海邊,冷冽的風(fēng)刮的臉有些微的疼痛,可深吸一口氣,嗯,冬天的 青島 ,與「浪漫」這兩字最為接近。
不只是旅人游客,連我這個在 青島 呆到十幾個年頭的常住民,也總會抽時間去看海。
綿延800多公里的海岸線,讓這座城市的每一次呼吸,都有大海息息相關(guān)。有巨 石林 立,有黃沙細(xì)密,有風(fēng)生浪起,有平靜也有激流……一路走來,同一片海,卻也有不同的脾氣。
旅游季里的棧橋總是很熱鬧,轉(zhuǎn)眼到了冬天,棧橋邊的游人少了大半,大多 都安 靜的圍著海岸,對話也都輕聲細(xì)語,倒是漫天飛舞的海鷗,把這份熱鬧搶了去。
每年10月循暖意而來,等到4月離開,每年有超過10萬只海鷗從西伯利亞、 黑龍江 等方向來到 青島 ,青島 的海洋、湖泊、濕地的濕潤環(huán)境,是這些小精靈們鐘愛的第二家園。
游客們總是鐘愛海鷗,三五好友、家庭聚會、一對對情侶,聚在棧橋邊,從路邊小販?zhǔn)种匈I來鳥食。
海鷗也不怕人,沖著食物飛來,于是,人與鳥樂成一團(tuán)。讓這有著100多年歷史的風(fēng)光中,平添了一份靈動。
位于棧橋的回瀾閣,被譽(yù)為 青島 十景之一,建筑古樸 大方 ,而北端的棧橋公園,花木扶疏, 青松 碧草,只匆匆一瞥,便心曠神怡。
趕上天氣好的時候,冬日的夕陽愈加溫柔,海風(fēng)、夕陽、海浪、海鷗……便是一副冬日最靈動的畫作。
同樣的風(fēng)光,站在不同的視角來看,總有不同的美感。
同樣是棧橋的風(fēng)景,登上小魚山,又是另一番景色。站在小魚山公園的覽潮閣上,棧橋、小 青島 、魯迅公園、匯泉灣、八 大關(guān) ,一眾前海美景,盡收眼底。大海的藍(lán)色和房頂?shù)募t色交織, 青島 冬天獨(dú)有的山海交織的風(fēng),呼嘯而來,從臉龐冷冽而過。
夏天熱鬧的沙灘,現(xiàn)在也變得冷清起來,但冬季的沙灘風(fēng)景,比起夏天,似乎更獨(dú)具一格,別樣的珍貴。
雖然小魚山海拔只有61米高,缺少了山的偉岸,可卻是我心中最好的俯瞰「紅瓦綠樹,碧海藍(lán)天」的去處之一。
小魚山上的一亭一閣,也成為了這冬日風(fēng)景中,不可或缺的彩色元素。
大學(xué)路是 青島 最早的現(xiàn)代化道路,被稱為“ 青島 第一路”。
形形色色的咖啡館、雜貨鋪,隨處可見的涂鴉墻,讓大學(xué)路平添了幾分文藝清新的氣息,不只是游客,本地的年輕人也超愛逛的。
大學(xué)路旁的支路,曲曲折折的,也處處是寶藏。不必設(shè)定目的地,拋開導(dǎo)航,給自己半天時間先逛吧。
建在一棟兩層老房子里的「不舍晝夜」咖啡館,像一個迷你版的古堡,有好喝的咖啡、可愛的貓咪SUPER,還有獨(dú)有的復(fù)古風(fēng)情。
推開「小巫雜貨店」的門,像闖入了光怪陸離的動漫世界。玩具手辦,都是老板從各個國家、各種渠道淘回來,每個都有年歲有故事。
從大學(xué)路走到海邊不過幾百米,沿著海岸線一路向西,走著走著,身上的寒氣慢慢退散,身體暖和起來。海邊的風(fēng)景,也從老城區(qū)的特色建筑,變成了高樓大廈。
大學(xué)時候的一個暑假,作為志愿者去奧帆博物館做講解,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,講述 青島 這座城市與帆船比賽的淵源。畢竟,2008年 北京 奧運(yùn)會和13屆殘奧會帆船比賽就是在這里舉行的。
比賽結(jié)束后,奧帆中心也成了游客們鐘愛的旅行地。大海、高樓,以及隔海相望的五月的風(fēng),組成一幅別具一格的都市畫卷。
除此之外,奧帆中心的 燈塔 和情人壩,也是情侶們鐘愛的信物。
在奧帆中心,偶遇了一場集體婚禮,十幾對新人,在 燈塔 前,留下最幸福時刻的印記。寒風(fēng)擋不住新人們拍照的熱情, 青島 的冬天,與其他任何季節(jié)一樣,都足夠浪漫溫柔,見證新人們攜手開啟全新的人生。
有幸與新人們一起,參加了一場放飛儀式。登上游輪,放飛手中的氣球,把對未來的美好期許,訴與天地,讓天地共同見證。
沿著海邊的窄路前行,一邊是硬朗的巖石,另一邊是柔軟的海,背后不遠(yuǎn)處就是高樓大廈,有種逃離喧囂進(jìn)入秘境的感覺,這里像是 青島 海濱生活的后花園。
天氣好的時候,散步遛狗、看海吹風(fēng)、野餐露營,都是小麥島的標(biāo)配。
冬日的小麥島,自然不像夏天那么熱鬧,可獨(dú)有的小島氣息,還是迷人的很,尤其是小麥島上的樹做點(diǎn)綴,恍若 宮崎 駿 日本 動漫里的風(fēng)光。
在小麥島靜等一場夕陽,于我,是除了看雪之外的,第二種浪漫。
從午后等到傍晚,從驚濤拍岸,波光粼粼,直到夕陽染紅了海面,滿眼的金黃色,閃爍著跳動著的光芒,漸漸的晃了眼。
從小麥島到石老人,像是回溯我的大學(xué)青春時光。
大二時會跟朋友到小麥島海邊燒烤,而大一時,踏足的第一片海,就是石老人海水浴場。
記得傷心難過的冬夜,獨(dú)自漫步在海邊,給遠(yuǎn)在千里外的朋友電話傾訴。那些悲傷的情緒,被海浪打翻,一起埋進(jìn)海里。
冬天的石老人,總是沉默的多,也包容的多。海濱廣場上,天藍(lán)色的帆船雕塑,像是準(zhǔn)備好要起航,充滿活力,又雅致美觀。
「愛在街巷」|鐫刻在日常里的愛意
不只是游客,本地 青島 人,閑暇也很愛逛一逛 青島 老城區(qū),藍(lán)天、碧海、青山、綠樹、紅瓦、黃墻……一眼看去,這構(gòu)成 青島 的獨(dú)特樣貌。
若說老城區(qū)最浪漫的地方,一定是天主教堂,每天見證著新人們的幸福時刻。從全國各地而來的新人,在攝影師“1.2.3”的提示中,露出幸福的笑容,與教堂一起刻進(jìn)照片里。
教堂始建于1932年,算來也跨越了近百年歲月,這座融合了哥特式與 羅馬 式建筑風(fēng)格的教堂,可容納千人的大廳、色彩斑斕的玻璃花窗,與 意大利 文藝復(fù)興時期的風(fēng)格如出一轍。每周日早上的主彌撒時間,悠揚(yáng)的管風(fēng)琴聲響徹云霄,令人沉醉。
教堂門前的地面也很是特色,被祖祖輩輩的 青島 人親切的稱為“菠蘿油子”(波螺油子),因?yàn)樗匦缆返男问剑芟窈B葜行妮S的模樣,這樣的街道在如今的 青島 已留存不多,多是百年老路,歷史感滿滿。
天主教堂旁,就是 青島 的 中山 路,這條創(chuàng)建于1897年的道路,曾是 青島 盛極一時的商業(yè)街。如今街上也依舊美食美景遍布。 比如 這家春和樓,開在 中山 路,是妥妥的百年老字號,也是魯菜的代表。
它的前身春和飯莊開在1897年,恭親王溥偉,大臣王垿、陳廷琛等都是春和樓座上賓;康有為在 青島居住期間,也經(jīng)常在春和樓就餐。現(xiàn)在也是 青島 的三大餐飲名樓之一、 山東 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。
春和樓的爆炒腰花在必吃榜上居高位,幾乎是來客必點(diǎn)。鮮香醇厚,一點(diǎn)都不腥氣。
墨魚、黃花魚、鲅魚、蝦仁……全家福餃子,五花八門的海鮮味道,一次吃個夠。對啦,春和樓的蒸餃第一次嘗試,真的超好吃!
教堂旁的廣興里,可以說是 青島 老建筑換新顏的榜樣。
里院是 青島 獨(dú)特又珍貴的建筑形式,形成于上世紀(jì)二三十年代,結(jié)合了西式建筑和四合院,名副其實(shí)的中西合璧。如今,年久失修的里院經(jīng)過整修,修舊如舊,以新面貌呈現(xiàn)在我們面前,其中廣興里是了解里院必去的地方,也是 青島 單體面積最大的里院建筑。
作為 青島 最有紀(jì)念意義和人情味的建筑,這里也漸漸發(fā)展成為休閑文化街區(qū),街邊文創(chuàng)店、咖啡館、美術(shù)館都悄然而建,復(fù)古又現(xiàn)代,優(yōu)雅又時髦。
好愛這家「小島日記」,是潮品集合點(diǎn),是飲品店,還是一個超可愛的擼貓館,太對我這個鏟屎官的胃口啦。
店里有幾十只不同品種的貓咪,軟萌軟萌的,一看就很好RUA~
換好鞋套,洗手消毒,就可以跟小貓咪們相處啦。店里還有貓糧凍干,可以拉近跟小貓咪的距離,看他們圍在身邊,心都化了。
青島 另一處里院保存比較完好的地方是銀魚巷,它是記錄 青島 特殊歷史時期商埠口岸文化的重要樣本。
這個百年老街區(qū)已經(jīng)煥發(fā)了新生,成了 青島 的年輕人周末最愛逛的地方之一。短短兩百多米的街道,遍布十幾家特色小店。
中古玩具店「LULU玩具公社」、來自 北京 的咖啡品牌「BERRY BEANS」、面包好吃咖啡也好喝的「LARGO」……還有被毛曉彤帶火的冰淇淋,不僅好逛也同樣好吃。
臨近圣誕節(jié),銀魚巷也換上了節(jié)慶的裝飾,像一個巨大的節(jié)日樂園一般,處處都是圣誕元素。
修舊如舊,將剩余不多的里院建筑,變成陪伴新一代 青島 人的“ 新建 筑”,讓歷史得以傳承,銀魚巷功不可沒。這里也成為年輕人們越來越愛逛的寶藏打卡地。
若是秋天來 青島 ,我最推薦的地方,自然是八 大關(guān) 。秋日里遍地的黃葉,讓本該蕭條的時間變得無比浪漫。
到了冬天,遇到暖陽,八 大關(guān) 的浪漫不遑多讓。
蔣介石曾下榻過的花 石樓 建于1930年,是一棟融合了西方多種建筑風(fēng)格的歐式古堡,三面 臨海 。只看外觀都是濃濃的 歐洲 風(fēng)情。
八 大關(guān) ,顧名思義,便是由八條道路組合而成,后又增加了幾條。
這片區(qū)域,像極了萬國博物館,各國風(fēng)格建筑將這里渲染的多彩浪漫。連道路也溫柔起來。
在八 大關(guān) 散步,遇到帶著狗狗的路人,遇到賣花的阿姨,遇到約會的情侶,像是路過大家平淡的日常,我愛慘了這種日常里的雋永。
買幾只玫瑰,從八 大關(guān) 走到太平角,在這條浪漫的「愛情道路」上留下紀(jì)念。
趕在夕陽落下時,散步到太平角旁的宋公館C-UP西餐廳,我好愛他家的咖啡廳玻璃房。
冬季天黑的早,玻璃房最大限度的留住了窗外的光,傍晚時,點(diǎn)一杯咖啡,與好友聊天,或者什么都不說,喝一杯肉桂拿鐵,等太陽落山,這種安靜的浪漫,與冬天太過相配。
玻璃房原先是舊樓,在保留原始框架的基礎(chǔ)上,加上現(xiàn)代化的構(gòu)造與裝飾,一次 成功 的「以舊換新」。
不僅裝修好看,店里的咖啡也又有創(chuàng)意又好味道。最適合冬天的肉桂拿鐵,店里的創(chuàng)意特調(diào),都正中我的胃口。
圣誕前夕,我想 青島 最有圣誕氛圍的地方,一定包括這里。
圣誕樹、圣誕帽、圣誕裝飾……統(tǒng)統(tǒng)都準(zhǔn)備齊全。喜歡拍照的朋友們,都能在這里拍齊一整套圣誕寫真照片了。
最酷的是,到傍晚這里還會下雪誒!白色的雪落在手心,落在帽檐,落在眼睛里,冰冰涼涼的,我期待好久的大雪落滿肩頭,就這樣卒不及防的實(shí)現(xiàn)。
許個愿吧,祝每個朋友,在這個冬天,都能遇到屬于自己的,心軟的神啊。
哈哈,雖然是人工降雪,也是宋公館給每個客人,屬于冬天的最美好的祝愿。
漫天雪花,和圣誕樹一起,鉤織了一個浪漫的夢境,這個夢被我裝進(jìn)了屬于 青島 冬天的那個回憶的袋子里,永久保存,時時回憶。
于 青島 ,相識十余年,是第二故鄉(xiāng),是知己好友,也是永恒的愛人。
人生的許多重要時刻,都和這座城市息息相關(guān),我想,這便是最浪漫的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