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則天時期,原名永清院,是一座佛教十方院。傳說五代時,河東節度使作亂,后漢朝劉知遠派郭威去討伐,圍蒲州年余,百姓苦甚。郭威召寺僧問策,僧曰:"將軍發善心,城即克矣!"。郭威當即折箭為誓,翌日破城,滿城百姓得救,從此更名普救寺。
寺宇布局以中軸線為準,依次為天王殿、鐘鼓樓和大雄殿。東側前為經院,后為僧舍等;西路為塔院、西廂書齋,最后是別墅花園。
歷史名劇《西廂記》,描述了張生和崔鶯鶯的戀愛故事。當年,張生赴京趕考,途中遇雨,到普救寺游玩。碰巧,在寺內看見了扶送父親靈柩回鄉時滯留在寺內的崔鶯鶯。兩人一見鐘情。張生當年的讀書處西軒,就在大雄寶殿的西側。鶯鶯和她母親、侍女紅娘居住的梨花深院,就在大雄寶殿的東側。在這里有張生越墻會鶯鶯的跳墻處,也有張生上墻踩踏過的杏樹。